自由 FREEDOM 這本書的書名吸引了我,拿到書後,因為很少看純文學+書有637頁,放了很久都沒動力拿起來看,幸好我有勉強自己翻開並且看完它!這本書談論的自由比我想像的廣,從個人的自由、相信的自由、甚至談到怎麼糟蹋自己生活的自由,還談了人口過剩這個房間裡的大象的問題(elephant in the room);能把這些議題包成這樣讓人省思的故事,怪不得會出現在推薦書單中!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糟蹋自己生活的自由,許多人來到美國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自由,如果沒有錢,就會更加憤怒的緊抓住自己的自由不放,就算抽菸會害死自己、槍枝讓自己兒女生活在危險中,這些最卑微的自由,是珍貴的、所剩不多的、誰也拿不走的自由;有錢人買得起昂貴的抗憂鬱藥物,而抽菸、喝酒、迷信宗教則是缺乏經濟機會的窮人可以擁有的便宜毒品

書中主角佩蒂因為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這個缺乏感讓她陷入病態的友誼中,掙脫這份友誼後立志要當更好的媽媽,但卻把過多的關注放在兒子上、忽略對女兒的關注,但卻讓女兒保有理性與自制,兒子卻被病態困住自由,兒女都離家後,卻因為無所事事而陷入自憐,渴望著不該擁有的自由,這個自由的代價很大,直到大家戳破自由一定是美好的假象後,才對自由有不同的看法!

undefined

(忘了拍書的封面,先用博客來的,之後再替換)

---

她的自憐從何而來呢?無休無止的自憐?無論按照什麼標準來衡量,她的生活都是非常舒適的。她可以用她每天的每一刻來探索一個更像樣、更滿意的生活方式,但在她的眾多選項裡,在她全然的自由中,她所找到的卻似乎只有更多的痛苦。撰文者幾乎就要不得不出這樣的結論:她因為擁有過多的自由而可憐她自己。p.217

---

她眼睛盯著地面,等待潔西卡的審判。她提議的東西對母女兩人來說都是新體驗,她痛苦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潔西卡沒有回答,佩蒂勉強抬起頭來。她的女兒正盯著大學主教學樓的外牆,佩蒂先前就注意到了,牆上有一塊石頭雕刻,上面刻著來自一九二〇屆的智慧言語:善用汝之自由。潔西卡的眼裡滿是疏離,看不出一絲情緒的波動。

「媽媽,我一直讓你的日子很好過,你知道有多好過嗎?我不碰毒品,我不做任何喬伊做的那些爛事,我不讓你難堪,我不製造話題,我從來沒有做過這些事當中的任何一項……」

「我知道,而且我由衷地感謝你。」

「那好吧,但如果我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而且不喜歡突然為了你而重新安排這一切,那麼請你也不要抱怨。我可以照顧好自己,你也從中得到所有好處,那麼你至少可以不要讓我為了這點感到內疚。」p.220-221

---

「蔚藍鶯是一種非常挑剔的小鳥。」拉麗莎說。

「它在成熟的落葉林的樹頂繁殖,」沃爾特說:「然後,一旦小鳥能飛了,一家人為了安全就搬到大樹下的灌木叢裡生活。可是原始森林都已經被砍伐,成了木材或木炭,再生林無法提供合適的樹下灌木叢,而且它們還被道路、農場、可拍賣的土地、煤礦場分割得支離破碎,這使得蔚藍鶯容易受到貓、浣熊、烏鴉的攻擊。」

「所以,在你還沒注意到的時候,就再也沒有蔚藍鶯了。」拉麗莎說。

「這聽起來確實有點慘」卡茲說:「雖不過是一種鳥罷了。」

每個物種都有不可被剝奪的持續生存的權利,」沃爾特說。 p.258-259

---

「你記得亞里斯多德和他的不同種類的原因嗎?動力因、形式因、目的因?那麼,在自己的巢穴裡遭到烏鴉和流浪貓的捕食是蔚藍鶯數量減少的動力因,而蔚藍鶯棲息地的被分割狀態是上述現象的形式因,那麼目的因又是什麼?這個目的因就是幾乎導致了我們面對的一切問題的根源所在,也就是地球上的人太他媽的多了。我們在南美的時候,看到這點尤其明顯。沒錯,每人平均資源消耗量確實在增加;沒錯,中國人在非法地耗盡他們的資源。可是真正的問題是人口壓力。每家有六個孩子和每家平均有一個半孩子的區別。人們只想要餵飽他們的孩子,擁有無窮的智慧的教皇讓他們生育的孩子,於是他們大肆破壞環境。」p.259

「單是在美國,在未來四十年裡,人口會有百分之五十的成長。想想現在遠郊區已經多麼擁擠,想 想交通狀況和城市擴建,想想環境的惡化和對外國石油的依賴,然後在這一切之上再多加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壓力。這還僅僅是美國,理論上來講,美國是能供養更多人口的。然後再想想全球碳的排放量,非洲的種族滅絕和飢荒,阿拉伯世界無路可走的激進下層階級,海洋漁業的過度捕撈,以色列的非法定居,中國的漢族人在西藏橫行,擁有核武的巴基斯坦還住著一億窮人:如果人口可以減少,那麼幾乎沒有問題是不能解決的,或者至少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緩解。p.260

「到二〇五〇年,地球會增加三十億人口。換句話說,當我和你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籌款箱裡放入硬幣的時候,我們要加上等同於目前世界全部人口的數目。為了保護自然,為了維持某種像樣的生活品質,我們現在可以做到的不多的事情會完全被人口成長抵消,因為,雖然人們 可以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這需要時間和努力,但是是可以做到的—可是如果人口持續成長,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於事無補。但卻沒有人公開討這個問題。房間裡的大象,這可是正在毀滅我們的問題。」p.260

---

「我們現代的傳播媒體就是那些顯示在牆上模糊不清的影子,而哲學家必須準備好操控這些影子,讓它們為更大意義上的真實服務。」(詹娜的爸爸)

「可是你怎麼知道什麼是真實呢?」(喬伊)

「我們從來不能確定,」詹娜的爸爸說,又一次笑了笑。「你說得對。但是當我們發現,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是基於那些最出眾的頭腦、經過數十年仔細實證研究而得出的理解,和全世界人類自由的歸納性原則有著驚人的一致性,這說明了我們的思路至少沒有偏離正軌。」

「但是,一旦我們開始對伊拉克的情況撒謊,那我們就跟那些說九一一攻擊中沒有猶太人喪生的阿拉伯人沒有兩樣。」 (喬伊)

詹娜的爸爸絲毫沒有生氣的意思,他說:「你是個非常聰明的年輕人,不是嗎?」

喬伊無法判斷,這是不是一句諷刺的話。

老人溫和地繼續說著:「所以我猜你已經有過這樣的經驗:被那些沒有你聰明的人激怒的經驗。一些真相在你看來是不證自明的,但他們不僅沒有理解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意願。他們甚至並不在意自己的邏輯是錯誤的。你有沒有像這樣被激怒過?」

「但那是因為他們是自由的,」喬伊說:「難道這不就是自由的意義嗎?你願意想什麼就想什麼的權利?我是說,我承認,這種時候確實會氣得人頭疼。」

「完全正確,」詹娜的爸爸說:「自由就是氣得人頭疼。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要抓住今年秋天得到的這個機會,所以這機會才顯得這麼重要 我們要讓全國信奉自由的人們放棄錯誤的邏輯,開始接受更好的邏輯,無論需要採用什麼手段都在所不惜。」 p.314-315

---

[ 好的,的確,野生動物不是我個人偏好,但是……」

「你的偏好是什麼?你什麼愛好都沒有。你整天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做,不做,不做,這簡直讓我發瘋。如果你出去找個真正的工作,賺一份真正的薪水,或者為其他人做點事,而不是悶在房間裡自艾自憐,你或許不會覺得自己那麼一文不值,這就是我想說的。」

「好的,可是,親愛的,沒人願意每年給我十八萬美金,請我去拯救蔚藍鶯。如果能找得到的話,那是很像樣的工作。可是我找不到。你想要我去星巴克幫人做星冰樂嗎?你以為每天在星巴克工作八個小時會讓我覺得有價值?」

「有可能!如果你願意去試試!可你從來不去做,你一輩子都這樣!」p.382-383

---

沃爾特說:「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沒有人敢對全國提出人口過剩問題的討論。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主是讓人沮喪,因為這聽起來不新鮮。因為,就好像全球暖化一樣,它造成的惡果不是斬釘截鐵的,我們還沒真正來到問題的盡頭。如果我們跟窮人和沒受過教育的人說不要生那麼多孩子,聽起來我們就像一群精英主義論者。擁有太多孩子對家庭的經濟狀況絕對是負面效果,還有女孩子第一胎的生育年齡也一樣,從數目來看,低齡懷孕生育和前者一樣有破壞性。只要能把當媽媽的女孩平均年齡從十八歲提高到三十五歲,就能夠使人口增速減半。像老鼠的繁殖速度就大大高於豹,因為老鼠性成熟時間遠快過豹。」

「當然是問題,至少這個類比本身已經是問題了。」卡茲說。

「完全正確,」沃爾特說:「還是碰到精英主義論這個老問題。比起老鼠或兔子,豹是一種更『高等』的動物。這就是部份的問題所在:當我們說到窮人的高出身率和生第一胎的低齡時,我們好像把他們比成了齧齒類動物。」

「我認為那個香菸類比比較合適,」坐在桌子另一頭的潔西卡說。顯然,她讀過學費昂貴的大學,學會了如何在應論會中發表意見。「有錢人可以用樂復得和百憂解這種昂貴的藥品,所以當政府對香菸、酒徵稅時,窮人受到的打擊最大。你把便宜的毒品變得更加昂貴了。」

「沒錯,」沃爾特說:「這個非常好。它也適用於宗教,對於缺乏經濟機會的人來說,宗教是他們的強烈毒品。如果我們指責他們迷信宗教,我們是在指責經濟上受壓迫的人,其實宗教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

「還有槍,」潔西卡說:「打獵也是一種非常低級的行為。」

打獵和人口有什麼關係?

「它們都繞著同樣的問題,也就是個人自由的問題,」沃爾特說:「來到這個國家的人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自由。如果你沒有錢,你就會更加憤怒地緊抓住你的自由不放;就算抽菸會害死你,就算你餵不飽孩子,就算你的孩子被瘋子的突擊步槍擊倒。你可以是個窮人,可是有一樣東西任何人都無法從你手上奪走,那就是你想怎麼糟蹋你的生活都可以的自由。這是比爾.柯林頓很清楚的一個道理—我們無法靠反對個人自由來贏得選舉,尤其是不能反對擁有槍枝的自由。」p.419-420

「可是,真正的問題,」卡茲說:「出在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不是嗎?如果我們討論的不是非法繁殖,那麼我們的討論就跟公民自由無關。之所以人口過剩這個問題不能得到文化認同,真正的原因在於少生孩子意味著經濟成長受限。對吧?在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中,經濟成長可不是什麼次要問題,它是整個意識形態的精華所在。對吧?在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中,環境因素得被排除在各種考量之外。你過去很喜歡的那個詞叫什麼?『外在性』?」p.421

「國家的體系無法被全盤推翻,」沃爾特說:「原因就在於自由。歐洲的自由市場經濟會被社會主義經濟調和,因為歐洲人不會緊抓個人自由不放。他們的人口成長率也低,收入水準和我們差不多。基本上歐洲人總體上更加理性。而在美國,關於權利的討論是不夠理性的,它是從感情層面進行的,從階級仇恨的層面,所以右派人士才能充分利用它,所以我想回到潔西卡說過的香菸類比。」p.421-422

---

桃樂西最終還是為了他像狗一樣操勞一生,通剛他自己的兒子沃爾特最後則因此而痛恨他,這只能說是家族命運中許多意想不到轉折的其中之一。至少吉恩不像他父親那樣,堅持認為自己比妻子更重要。相反地,他用他的脆弱來奴役他的妻子—尤其是喝酒。吉恩變得和父親相像的其他方面也是類似地,從根本上繞了一圈成為同一件事。他鬥氣的成為平民論者,出於反抗,他對自己的毫無特殊之處大感驕傲,也因此被右翼政治思想的黑暗面吸引。他愛妻子,也感謝她,在朋友和退伍軍人兄弟間,以大方和忠誠出名。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他越來越頻繁地爆發出激烈的柏格蘭式憎惡情緒。他恨黑人,恨印地安人,恨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恨自以為是的人,尤其恨聯邦政府;他愛他的自由(喝酒的自由,抽菸的自由,和弟兄們躲在冰下釣魚小棚子中的自由),因為它們是些如此卑微的自由,他對它們的愛更熱切。 p.515

--- 

2020 Book 23 自由 FREEDOM - 強納森.法蘭岑 Jonathan Franzen

這段心得拖了好長的時間才寫完,從4/12-4/19過了一星期,這段時間想了很多、寫的很少,太多想看、太多想寫的了,我被選擇的自由、拖延症的自由給困住…
為了把這個心得生出來,讓我再次面對<自由>這個議題,想到自己發文態度又鬆懈了,應該要減少一些浪費時間的事;我會推薦給想要對自由有不同的啟發的人看這本書,值得花時間閱讀!

延伸閱讀

藥物讓人上癮: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鎮靜劑與毒品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與行為

---

歡迎在 e=mos2部落格留言按讚莫嗜英文粉絲頁 、追蹤 e=mos2 IG 、Follow 莫嗜形態Twitter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熊貝 的頭像
    熊貝

    e=mos2

    熊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