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90.jpg

文獻上第一次有意義的「心肺復甦」發生於十八世紀中葉、當時英國正要邁向工業革命,燃料需求逐漸增加,為了開採煤礦免不了會發生礦坑災變。有一次外科醫師William Tossach(1700?-1771)恰好遇上坑火災,一位工人於密閉礦坑中失去意識,被救出時已沒了呼吸。Tossach醫師馬上施行「人工呼吸」,他將自己的嘴巴罩在礦工的嘴巴上然後規律地吹氣。不一會兒,這位礦工的胸膛漸漸出現起伏,眼睛也慢慢睜開,圍觀眾人皆看得目瞪口呆。

Tossach醫師的做法和礦工的復原實在太過離奇,被許多人斥為怪誕邪說。當時的醫學界偏好放血或用菸草薰肛門刺激患著甦醒,口對口人工呼吸並沒有被廣泛使用。

十九世紀中葉,麻醉藥的出現讓醫學往前跨出一大步,困擾的是,讓人減輕痛楚的麻醉藥,有時候卻會奪走患者的性命。 (延伸閱讀: 難道他非死不可 第10章 全身麻醉就會死-遺傳性惡性高熱 p.130-140 洪仲丘事件)

醫師們發現患者昏睡後若舌頭往後掉便會擋住呼吸道,而導致窒息死亡,大家漸漸了解到「暢通呼吸道」及「維持生命」的重要性,若是「沒氣」就會「沒命」。

醫學總是在持續不斷的試誤學習中前進,自1850至1950這一百年間,醫學界就誕生了上百種急救方式,暢通呼吸道和幫助呼吸的方法五花八門,其中最流行的莫過於將患者的手臂高舉過頭,藉由擴張胸腔而吸入空氣,再將患者的手臂收回胸前,前壓迫胸腔造成吐氣。「口對口人工呼吸」的做法雖然簡單,但人們擔心吐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對患者不利,所以一直無法成為主流的急救方式。

52092.jpg

二戰後美國麻醉科住院醫師James Elam(1918-1995)相信,應該還有比把拉抬手臂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在全身麻醉的病人完成手術,準備讓患者醒過來時,他測試將嘴巴湊到病人的面罩,一邊吹氣,一邊監測血壓、心跳等生理數據。經長時間實驗證實,雖然我們呼出的氣體有二氧化碳,但仍含有足夠的氧氣能夠用來救助失去自主呼吸的病人,並將結果發表在重量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篇發文沒有造成太多迴響,但引起了巴爾的摩醫院的另一位麻醉科醫師Peter Safar(1924-2003)的注意。

沙法醫師與艾倫醫師在麻醉醫學會上碰頭,兩人一拍即合著到欲罷不能。沙法醫師回到醫院後,更進一步的直接招募健康的人來當受試者(包含他老婆),替受試候注射肌肉鬆弛劑,讓他意識清醒,心臟正常跳動,卻無法自主呼吸,測試各種人工呼吸的方法,看哪一種能讓受試者獲取較多的氧氣。

經這些具有潛在危險且不盡人情的實驗,沙法醫師確信「口對口人工呼吸」優於其他各種人工呼吸,並進一步發現在提供氧氣前,還要壓額頭,抬下巴將頭仰高,以促使呼吸道暢通,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效果才會更好。沙法醫師建立了急救流程ABC的前兩個步驟A - Airway 呼吸道暢通,B - Breathing 人工呼吸,C - Circulation 體外心臟按摩。

沙法醫師與艾倫醫師開始聯手演講,四處推廣用「口對口人工呼吸」來救治突然倒地的患者。 (還是靠麻醉示範病人的方式)

1957年,美國軍方採用他們的方法,以口對口呼吸來救治患者。不久後,口對口人工呼吸搭配心臟按摩成為標準的急救手段。

如今口對口人工呼吸已經不是必要步驟(因為壓胸可以促使空氣進出肺臟),然而因為沙法(Peter Safar)醫師的諸多貢獻,人們皆稱他為「近代心肺復甦之父」。

關於CPR輔具安妮娃娃的故事,請看p.278-282

簡單說就是有個玩具商(Asmund Sigurd Laerdal 1914-1981)看到沙法醫師的演講想到,如果缺少示範病人而無法推廣就太可惜了(刻意麻醉的示範病人的方式有潛在危險),然後花了一年時間研發出有摸擬呼吸道及肺部的安妮娃娃,沙法醫生建議於胸腔內加入金屬圈,讓學員們可以做壓胸練習,急救三步驟ABC一併到位。

1960年「甦醒安妮」(Resusci Anne)問世。

52089.jpg

2019 Book 4 難道他非死不可 p.270

arrow
arrow

    熊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